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茂名大视野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
社区广播台

查看: 804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70亩麦子只准手割,上蔡城管如此“治污”太任性

[复制链接]

278

主题

1390

帖子

3447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447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6-8 22:42:05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70亩麦子只准手割,上蔡城管如此“治污”太任性




来源: 人民日报


麦子熟了,是丰收的季节。但河南上蔡的刘女士却眼看着七十亩金色麦浪发愁,据河南电视台报道,刘女士自家70亩的小麦本就因刮风下雨出现大面积倒伏,致使部分小麦开始发霉,需要加急收割,但上蔡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却不让其用收割机收割,必须用手割。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回应称,“低扬尘收割机已进场,一天收完”。



有收割机不让用,必须用手,这样无厘头的要求不是在追求“纯手工收割”的工匠精神,而是因为麦田附近的一座空气质量监测站,当地城管因为担心麦收产生的扬尘,会影响监测站的数据。城管局工作人员称,“不能为了少数几个人的利益而影响大家的环境”……


话还真都让城管执法的同志给说尽了,让人听了一时无语。但不对,到季节收麦子怎么就成了“少数几个人的利益”,“大家的环境”又是否真的会因农民收七十亩麦子就被破坏呢?这荒唐逻辑明显偷换了概念。“民以食为天”的道理自不必赘言,即便是收割机工作真的是扬尘漫天,其所可能影响的只不过是麦田临近一家空气监测站一时的数据,也与“大家的环境”相差甚远。人们对空气、环境的了解,除了来源于众多监测站的数据汇总和呈现,更重要的是亲身的感知,上蔡城管执法以在意大众环境之名,却在行粗暴干涉公民正常生产之实,执法逻辑不仅混乱而且欠妥。


按照地方政府的回应,农民口中种“自家的麦子”的那块地,本来是想建公园,并计划于2015年建成使用,但如今依然还可以耕种,按照《土地管理法》规定,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、荒芜耕地。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,“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,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”,连续二年未使用且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,“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”。


“手割的速度太慢,势必会影响收成”,这是农民在遇到具体城管执法时的反应,听来令人心碎,老实巴交的农民可能从未想过,这不容置疑的执法本身已经在违反行政法治的合理性原则。


行政执法必须具有起码的合理性,这是在合法之外对行政法治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,它要求行政决定合理且适当,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。70亩麦田怎么在时间紧、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用机器只用手完成收割,这不仅是给农民出了个难题,更让执法的基本理性和斯文丧失殆尽。2006年8月,国务院印发的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》在合理行政原则中明确提出,行政执法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“应当必要、适当”,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,“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”。


能用收割机一天就收完,且本就可以有低扬尘的选择,却要农民为徒手收割70亩麦子而发愁好几天,行政执法的随意、随性和莽撞令人伤心。毋庸讳言,“担心收割机扬尘影响空气监测数据”的理由和目的,完全背离了国家斥巨资在全国设立空气监测站的初衷。禁止收割机在空气监测站附近工作,这与“用雾炮车集中在监测点附近喷洒”和“不惜把设在环保局的空气监测点冻成冰雕”等被曝光和查处的数据造假案例几乎如出一辙。农民收割的扬尘污染是否真的会出现尚不可知,但因背离合理行政原则和公然数据造假导致的执法污染却业已成形。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